尿酸——沉默的“健康杀手”,别等痛风才后悔!
尿酸,是人体内一种正常的代谢废物。它主要来源于我们身体细胞新陈代谢(尤其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“嘌呤”分解)以及日常饮食中摄入的含嘌呤食物(如红肉、海鲜、动物内脏等)。
在健康状态下,大部分尿酸会溶解在血液中,经由肾脏辛勤工作后,通过尿液排出体外;还有一小部分则通过肠道随粪便离开。当身体产生的尿酸过多,或者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时,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就会升高,形成“高尿酸血症”。
高尿酸的危害远超关节痛!
许多人误以为高尿酸只是痛风的导火索,殊不知它是潜伏在体内的“多面杀手”:
01
痛风性关节炎
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,超过了溶解饱和度,尿酸就会析出形成尖锐的针状尿酸盐结晶,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中。免疫系统对这些“异物”发起猛烈攻击,引发关节剧烈红、肿、热、痛,这就是急性痛风发作。大脚趾根部的关节(第一跖趾关节)常常首当其冲。
02
痛风石与关节破坏
若长期尿酸控制不佳,尿酸盐结晶持续沉积,就会在关节、肌腱、皮下甚至耳廓等部位形成肉眼可见的、坚硬如石的结节,称为“痛风石”。它们不仅影响外观,更会侵蚀破坏关节软骨和骨骼,导致关节畸形、活动受限,甚至致残。
03
尿酸性肾结石
高浓度的尿酸在肾脏内也容易析出结晶,形成肾结石。这些结石可能堵塞尿路,引起剧烈腰痛(肾绞痛)、血尿、尿频、尿急等症状。反复发作的肾结石会显著增加尿路感染风险。
04
慢性尿酸性肾病
尿酸盐结晶直接沉积在肾组织内,会引发慢性间质性肾炎,逐渐损害肾脏结构和功能。早期可能悄无声息,仅表现为夜尿增多或轻度蛋白尿;若不干预,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,甚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。研究显示,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病发生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。
05
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
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力衰竭、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。它可能通过促进炎症反应、损伤血管内皮功能。
谁容易被高尿酸盯上?
第一种
注
长期高嘌呤饮食(如顿顿大鱼大肉、酷爱海鲜内脏、浓汤)、过量饮酒(尤其是啤酒、烈酒)、大量饮用含果糖饮料(如碳酸饮料、果汁)者。
第二种
注
肥胖(尤其是腹型肥胖)人群。
第三种
注
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慢性肾病、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人群。
第四种
注
家族中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人群。
第五种
注
缺乏运动、久坐不动者。
科学管理尿酸,刻不容缓!
发现高尿酸,不必过度恐慌
但必须重视并积极干预
管理目标不仅是止痛
更是长期稳定控制
生活方式干预
- 基石-
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(动物内脏、浓肉汤、部分海鲜如沙丁鱼/凤尾鱼/贝类);避免含糖饮料;限制果汁;足量饮水,促进尿酸排泄。严格限酒。控制体重,逐步减肥。规律运动,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发作。
药物治疗
- 遵医嘱-
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都需要立即用药。对于反复痛风发作、有痛风石、合并肾损害或心血管高风险且血尿酸显著升高者,通常需要药物干预。
尿酸问题并非小事一桩,它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示信号。别等到关节剧痛难忍、肾脏不堪重负时才后悔莫及!定期关注尿酸值,积极调整生活方式,必要时科学用药,是对自身健康最负责的投资。